重丧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对于亲人去世后所进行的一系列繁琐的礼仪和规定。这些规定旨在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之情,并传达给亲友社会地位的信息。
1、仪式与规定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重丧涉及到许多具体的仪式和规定。首先,家人必须穿上寒衣,戴上孝帽,剃发为鬓,以示哀悼。寒衣通常是由粗布制成,色彩暗淡,象征着沉痛的心情。此外,还有规定要在家中悬挂白布,以表示家中丧事。
2、礼仪与形式
除了服饰和布置,重丧还包括一系列的礼仪和形式。亲人去世后,家属需要守孝一段时间。守孝期间,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,如不参加喜庆的场合,避免娱乐和消遣等。同时,还要进行祭祀仪式,供奉祖先的灵牌,并保持清明、庄重的姿态。
3、遵循的原因
重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,有其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源。遵循重丧规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:
①对逝者的敬重:
重丧礼仪和规定体现了对亲人逝去的尊重和怀念之情,传达了对其生命和贡献的认可。
②社会地位的象征:
重丧也是家族地位的象征。通过丧事上的礼节和规定,可以彰显出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声望。
③家族凝聚力:
重丧有助于加强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互相支持,经历丧亲之痛也是家庭成员关系的一种考验。
总之,重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,体现了对逝者的敬重和哀思之情。虽然随着社会变迁,现代人对重丧的观念和实践方式也有所改变,但其基本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尊重和传承。
“犯重丧”的说法,在丧葬中经常会遇到。但现在年轻人们不太了解,自然也就无从谈起采取解破措施了,以致于让重丧成为现实。殊不知,重丧现象是可以通过一些预防得以避免的。
1、外重丧:
指的是前后逝去的死者之间是亲戚关系,重丧涉及到的是六亲关系,诸如姑姑、姨姨、舅舅、丈人、女婿、外甥之类的。
2、内重丧
指的则是指的是前后逝去的死者之间是家族关系,重丧涉及到的是家人关系,诸如祖父母、父母、伯父伯母、叔父婶母、夫妻、儿子儿媳、侄儿侄媳、孙儿孙媳、兄弟、姐妹等。
另据《天师通书》记载,重丧又有所谓小重丧、真重丧之说。
小重丧的歌诀为正七连庚甲,二八乙辛当,五十一丁癸,四十丙壬妨。三六九十二,戊己是重丧。(数码指亡故的月份;天干指亡故的日子)。
真重丧以亡人年为主:虎忌甲,兔忌乙,马忌丁,龙狗忌戊,牛羊忌己,猴忌庚,鸡忌辛,猪忌壬,鼠忌癸。
正七甲庚,二八乙辛,四十丙壬,五十一丁癸,辰戌丑未月戊己是重丧。
重丧是说:如果某人死于:农历的一月或七月份的甲日或是庚日、二月或八月的乙日和辛日。。。或在农历的一月或七月份选在甲日或是庚日、二月或八月的乙日和辛日。。。安葬先人的话,就是犯了重丧。
犯重丧有两重含义:一重是指死者去世的日子犯了重丧;另一重含义则是指送葬的日子(举办葬礼的日子)犯了重丧。这两种情形都可能引起重丧的发生。
内重丧和外重丧发生的情形不同,具体来说:
1、什么情况下犯外重丧?
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(举办葬礼的日子),其日干正好与月建同行,就容易发生外重丧。
具体重丧日的规律为:
正月甲日、二月乙日、三月戊日、四月丙日、五月丁日,六月己日,七月庚日,八月辛日,九月戊日,十月壬日,十一月癸日,腊月己日。
比如说,逝者如果逝于正月的甲子日、甲寅日、甲辰日、甲午日、甲申日、甲戌日,就都是犯重丧的日子,可能会有重丧发生。其他月份类推。
2、什么情况下犯内重丧?
巳日、亥日,天门地户都开了,所以每个月的这些日子都犯重丧,而且是典型的内重丧。
如果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(举办葬礼的日子),正好是巳日、或者亥日,就有可能发生内重丧。
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,即便死者去世或者送葬的日子(举办葬礼的日子)犯重丧,也不是一定就会发生重丧事件。犯重丧的情形,多发生在自身身体比较弱,或者命理比较弱,或者与死者相冲等的人身上。
但是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。所以在遇到犯重丧时,最好是先采取一些防范、解破措施,防患于未然,以策安全。
比方说,有这方面常识的人,就会在死者去世后,先不入殓,而是请老师先看看死者去世的日子是不是犯重丧,在入殓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,采取哪些措施,并选择好送葬的日子,先保证了生者不受重丧的威胁,之后才开始进行逝者的丧事。
重丧关系到逝者亲属的生死问题,不可轻视,但也不要过分惊惧。毕竟死亡时间是不由人控制的,正所谓“阎王叫你三更生,谁敢留人到五更”,犯重丧既然是一种客观存在,就要用正确的心态对待,并请专人进行化解,以确保家人、亲属平安。
法印大师,为您购买墓地提供:寻龙点穴、公墓定穴、安葬择吉
墓地久久网(风水堪舆师选墓购墓服务平台) 鲁ICP备13021262号